
更多食材:牛肉部位详解 | 面粉大全 | 酵母 | 泡打粉 | 小苏打 | 香料
大米中英文对照表
大米大类 | 大米中文 | 大米英文 | 升糖指数(GI) |
长粒米 Long Grain Rice | 泰国香米 | Thailand Jasmine Rice | 109 |
印度香米 | Basmati Rice | 60 | |
普通白米 | White Rice | 72 | |
糙米 | Brown Rice | 54 | |
红米 | Red Rice | 59 | |
野生大米 | Wild Rice | 54 | |
中粒米 Medium Grain Rice | 普通白米 | White Rice | 72 |
黑米 | Black Rice | 42 | |
意大利大米 | Arborio Rice | 69 | |
短粒米 Short Grain Rice | 瓦伦西亚大米 | Bomba Rice | / |
糯米 | Glutinous Rice | 75 | |
寿司米 | Sushi Rice | 85 |
大米有哪些好处?
大米作为常见的主食,是一些重要营养元素,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
- 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 :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补给;
- 维生素 B1和B6:提供优质维生素来满足机体所需;
- 镁、磷、硒、锰等微量元素:帮助机体进行良好运作;
大米种类有哪些?
A. 按大米长短分
大米主要有三种:
- 长粒米 (Long Grain Rice)
- 中粒米 (Medium Grain Rice)
- 短粒米 (Short Grain Rice)
从外形上来看,长粒米显得较为细长,大米的长度通常是宽度的4倍甚至以上;短粒米则显的短小圆润;中粒米的长宽比介于两者之间。
从口感上来说,这三者的区别主要由它们所含的淀粉种类决定,大米所含的淀粉种类主要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
长粒米:含有高比例的直链淀粉,烹煮后口感蓬松,且大米的米粒之间相对容易分离。
短粒米:含有高比例的支链淀粉,烹煮后口感软糯棉绸,米粒之间更多的是黏连的状态。
中粒米:介于两者之间,根据烹煮方式的不同可以偏向长粒米的疏松,也可以拥有短粒米的香糯。
B. 按大米粗精分
按大米在收割后的处理方式分类,主要有:
- 糙米
- 精米
大米自水稻上收割下,除去最外层不能食用的硬壳后,含有三种成分,外层纤维含量较高的麸皮,最常食用的胚芽部分以及胚芽中所含的胚乳部分。
通常吃的大米一般都是精米,除去了口感不太好的麸皮,同时去除了胚乳,获得成色均匀的精致大米。
但随着人们对膳食纤维的重视,意识到麸皮中也有大量营养元素,所以糙米也渐渐进入主食名单,糙米是保留了麸皮的大米,麸皮通常会根据不同品种而显出不同色素沉淀,有褐色、红色、紫色甚至黑色等等,糙米中,纤维麸皮层和营养丰富的胚芽保持完整,所以在烹煮后具有淡淡的坚果香味,同时呈现更耐嚼的口感。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糙米通常是普通白米的未精加工版,是所有大米品种中口感相对更能接受的一种。
下面我们按照长粒米、中粒米、和细粒米,详细介绍每个类别中的不同大米:
1. 长粒米
长粒米,通常出现在泰国、印度风味美食中,其主要特征在于外貌和口感。
外形上,长粒米是细条装,长度是宽度的4倍甚至以上,通常是精制大米,色泽均匀。
口感上,长粒米在烹煮后仍报数较为疏松的状态,米粒间可以轻松的分离,不易黏连,所以在制作炒饭等需要米粒均匀分散的美食时,经常使用长粒米。
常见的长粒米有泰国香米、印度香米、普通白米、糙米、红米以及野生大米等。
1-1. 泰国香米

泰国香米,英文名为:Thailand Jasmine Rice,也被称为茉莉香米。
泰国香米是一种常见的长粒米,原产于泰国,后在东南亚不同地区进行种植,如柬埔寨及越南等地。因其在烹煮后会呈现温和甜美的茉莉香味而闻名。
泰国香米中含有约70%的碳水化合物,7%的蛋白质,以及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较为均衡。其升糖指数为109,所以糖尿病人不太适合过多食用。
泰国香米相比煮食更适合蒸食,以保持疏松的口感,常见的烹制菜肴有菠萝炒饭、泰式香草米饭沙拉等。
泰国香米推荐:
1-2. 印度香米

印度香米,英文是 Basmati Rice。
印度香米原产于印度,后在东南亚其他地区也进行种植,目前世界上70%的印度香米来自于印度。
印度香米是印度、中亚以及中东的典型料理原料之一,拥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其外形细长,未烹煮的印度香米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外形整齐色泽均匀,烹煮后会散发出浓郁的坚果香气,口感偏干偏硬,黏度低。
印度香米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直链淀粉,以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均衡,GI值约为60,是较为健康的大米品种。
印度香米因其口感和独特的香味,很适合传统的印度料理,通常会使用煮或炒的烹饪方法将其烹煮至熟,配合大量的印度香料,如肉桂、番红花、咖喱及薄荷等,制成传统印度咖喱炒饭、或者作为辅料加入到印度传统炖菜中。
印度香米推荐:
1-3. 普通白米(长粒)

白米,英文名为:White Rice,也称为稻米,Grain Rice。
白米是最常见的大米品种,无论是在亚洲还是欧美,其根据外形长短也有长粒稻米、中粒稻米以及短粒稻米之分。在美国通常食用的是长粒稻米。
烹煮后白米的米粒粘稠度和分离度较均衡,所以可以使用在多种料理中。烹煮后,白米会呈现淡淡的稻香,不具有特殊的香味,在任何料理中都可以与其他配料相互承托而不是喧宾夺主。
白米是经过精加工的谷物,去除了外层的麸皮,所以部分存在于麸皮中的营养成分有所损失,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和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白米的GI值为72,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正常食用量没有问题,但对于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控糖的健身减脂人群来说,应该控制其食用量。
由于白米的口感适中,香气柔和,所以它被使用在多种料理中,比如越南大米卷、墨西哥大米卷饼、美国炖菜等。
白米推荐:
1-4. 糙米

糙米,英文名为:Brown Rice。
糙米也被称为全麦米,是白米的未精致版,也就是不除去稻米外层的麸皮,只是简单地除去不能食用的稻米外壳而获得的谷物。
和白米一样,糙米也有长粒米、中粒米和短粒米,但通常食用的是和白米一样的长粒糙米。
糙米因为含有麸皮,所以烹煮后会呈现更浓郁的稻香,拥有更耐嚼的口感。
营养方面,因为保留了麸皮,所以相比白米,糙米拥有更多的营养成分,如更多的纤维、矿物质等。
同时烹煮后,糙米的GI值约为54,相比于普通白米,糙米可以提供更久的饱腹感,同时对人体血糖调节更友好,对糖尿病人群及需要控糖人群来说,更好的谷物食用选择。
糙米在烹煮时需要比白米稍多的水分,烹煮后的粘稠度比白米低,所以更适合蒸食、炒制食用。常见有鸡肉糙米焖饭、芝麻糙米沙拉、牛肉糙米炒饭等。
糙米推荐:
1-5. 红米

红米,英文名为:Red Rice,也被称为喜马拉雅大米或不丹大米。
红米因其红色的外表而得名,主要生长在中亚地区,收割期短,产量不多,营养成分好,所以售价比普通稻米要高。
与糙米类似,红米也是一种营养更均衡的谷物,红米中富含膳食纤维、镁、铁和维生素 B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稻米营养外,红米还含有高浓度的黄酮类抗氧化剂,包括花青素芹菜素、杨梅素和槲皮素等,对人体心血管等都有益处。
红米烹饪后的口感与糙米类似,黏度适中,有一定耐嚼性,适合与白米、糯米等其他大米品种一同烹煮食用,增加食物色泽和口感。红米烹煮后的GI值约为59,也是一种对糖尿病人及需控糖人群友好的大米品种。
常见的红米食用方式有红米藜麦沙拉、椰汁红米布丁等。
红米推荐:
1-6. 野生大米

野生大米,英文是 Wild Rice。
野生大米,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大米。
因为它不是稻谷的种子,而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和中国的茼蒿属草类植物的种子,但人们发现将它烹煮后也可以作为像大米一样的主食,就将它视为大米的一类。
外形上来说,它属于长粒米中最细长的一种,其外在麸皮中自带天然色素,呈棕绿色,很好辨认。
口感上,野生大米在烹煮后,口感偏硬,黏度很小,需要比一般大米更久的烹煮时间及更多的水分。
野生大米是优质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懒氨酸的优质来源,同时含有比普通大米多出三倍的纤维,以及更多的抗氧化剂,GI值约在54左右,和普通大米混合食用对糖尿病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野生大米可以和其他长粒米混合烹制如咖喱炒饭、椰汁鸡肉焖饭以及金枪鱼蔬菜色拉等美食,提供更均衡的营养。
野生大米推荐:
2. 中粒米
中粒米,是无论欧美还是东亚都比较通用的大米。
外形上,中粒米的长款比例比长粒米小,长度比宽度多2倍至3倍,接近椭圆形状。
口感上,中粒米比长粒米要更软糯一点,烹煮后的粘性更大,松散性降低,在烹制时,可以通过减少水分来增加米饭的松散度,或增加水分来提高米饭的黏度,是可以搭配多种料理的大米。
比较典型的中粒米有红国宝、黄国宝、富贵花、和锦米,同时还有黑米、以及意大利特色的意大利大米。
2-1. 华人最爱的白米(中粒)
红国宝(Kokuho Rose Rice Red)、黄国宝(Kokuho Rose Rice Red) 、富贵花(Botan Calrose Rice)、和锦米(Nishiki Rice)这四个品牌是华人家庭常买的几个大米品牌,这里介绍的都是这些品牌出品的中粒米。
富贵花大米是美国超市常见的大米品牌,在Amazon,Walmart,Tom Thumb 都可以买到。富贵花大米产于California,不含GMO,口感非常类似于国内的大米。

Affiliate Link
锦米在在美国超市和中国超市都非常常见,也是出产自美国加州,既可以用来煮饭、可以用来做寿司,口感与富贵花大米类似。

Affiliate Link
下面两款分别是黄国宝大米和红国宝大米。黄国宝相对硬一点,而红国宝相对软一点,所以,您可以根据您的口感来选择。
2-2. 黑米

黑米,英文是 Black Rice,有时也被成为紫米。
黑米有一个别称是“禁米”,不是因为它具有危害性而禁止食用,而是因为其营养含量高,口感独特,过去曾被作为皇室专供大米品种,只在紫禁城内食用,所以被称为“禁米”。
后来,普通百姓,全球各地都可以吃到这种好吃的大米,就根据其色泽,称为黑米。黑米比其他大米品种具有更浓的坚果味,烹煮后口感柔软,是粥食、布丁等的理想食材。
黑米除了大米通有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花青素,是所有大米品种中,抗氧化性最高的品种之一,花青素使其呈现独特的紫黑色。其GI值约为42,对想要获得柔软口感的糖尿病人群来说,黑米是个不错的大米品种选择。
黑米因其独特的坚果香味,及柔软的口感,所以经常和糯米等一起烹煮,制成软糯香甜的糯米饭、甜粥等美食,也可以在普通白米饭中添加黑米,增加香气和色泽,或者在米饭沙拉中添加,增添独特的口感。
黑米推荐:
2-3. 意大利大米

意大利大米,英文是 Arborio Rice。
意大利大米是一种长宽比适中的大米,以作为烹制意大利经典美食烩饭的首选谷物而闻名。
意大利大米含有丰富的支链淀粉,因此在煮熟后,意大利大米会呈现既耐嚼又紧实的口感,同时,在烹煮过程中,意大利大米会吸收大量汤汁,这使其能更好地呈现烩饭中其他食材的鲜美。
意大利大米的营养成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同时也含有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比例均衡。其GI值约为69,并不算低,所以糖尿病人应控制每餐的食用量,同时需控糖人群也应注意每餐或每日的摄入量。
意大利大米适合各种炖制的菜肴,比如鲜虾芦笋烩饭、鳕鱼番茄烩饭或奶油扇贝烩饭等,同时,和牛奶等乳制品搭配,可制成欧洲经典美食大米布丁,这是一种不同于常规大米烹制方法的料理,带来大米的别样食用体验。
意大利大米推荐:
3. 短粒米
短粒米,是一些需要软糯口感的料理中经常使用的大米品种。
外形上,短粒米的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甚至更少,使米粒呈现接近圆球形的外形。
口感上,短粒米含有高比例的支链淀粉,这使短粒米在烹煮后会出现很高的粘性,并且与长粒米冷却后会变脆不同,短粒米在冷却或者冷藏后会变得更柔软,所以是制作大米布丁及寿司的理想选择。
同时,短粒米在烹制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水分,所以当在炖菜中使用短粒米时,烹制完成的料理中,米饭会充满菜肴汤汁的鲜美,因此是诸如西班牙海鲜饭等需要米饭充分体现食材鲜美的料理食材首选。
典型的短粒米有瓦伦西亚大米、糯米、寿司米。
3-1瓦伦西亚大米

瓦伦西亚大米,英文是 Bomba Rice。
这种大米因成为西班牙瓦伦西亚海鲜饭的首选食材而得名。
这种大米的外形几乎接近圆球形,产于西班牙,除了支链淀粉外,瓦伦西亚大米还含有一定比例的直链淀粉,这使这种短粒米在烹煮后的黏度适中,与海鲜等食材搅拌时不会出现粘成一坨的情况。
同时在烹煮过程中,瓦伦西亚大米会吸收海鲜饭中各种食材,如海鲜、调味料等的鲜美滋味,使最后的烹饪成品呈现非常融合的美味。在烹煮瓦伦西亚大米时,需要比普通大米更多的水分。瓦伦西亚大米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均衡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除了经典的西班牙瓦伦西亚海鲜饭,这种大米还可用在鸡肉焖饭、古巴叶子米饭布丁等大米料理中。
瓦伦西亚大米推荐:
3-2. 糯米

糯米,英文名为:Glutinous Rice,也称为甜米。
这种短小圆润的大米在东南亚美食中经常可以看到。糯米含有高含量的支链淀粉,非常低比例的直链淀粉,所以在烹煮后会呈现非常黏米的口感,并且自带香甜味,可以制成多种美味甜食,是所有大米中,黏度最高的品种之一。
并且由糯米研磨成的糯米粉,添加水后也会成为非常黏手的面团,制成各种软糯甜食,香气诱人。糯米的蒸煮需要比普通大米更多的水分,其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较普通大米高,GI值约为75,糖尿病人切记不可贪嘴多吃。
糯米的常见料理有赤豆粽子、椰香糯米饭,糯米粉制成的糯米小圆子、麻薯等小吃。
糯米推荐:
3-3. 寿司米

寿司米,英文是 Sushi Rice。
寿司米是一种原产于日本的大米品种,为典型的短粒米,因其是日本代表性美食寿司所专门使用的大米,因此得名寿司米。
寿司米烹煮后会呈现香甜软糯的口感,但不会像糯米一样具有较高的粘性,一点点的黏度很适合用来定形制作寿司。
在寿司的制作过程中,将烹煮好的寿司米稍加冷却,然后添加米醋、糖和盐拌成独居风味的寿司饭,彻底冷却后,因为短粒米的特性,寿司饭不会变干变硬,反而更加柔软,这为使用各种生鱼片等冷鲜食材的寿司提供了最适合的基础成分。
寿司米含有和普通大米相似的营养成分,其GI值约为85,在大米中属于GI值比较高的品种,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寿司米除了制作传统日本寿司外,也可作为寿司饭单独食用,或者制成寿司饭沙拉等,或者将寿司米打成年糕成为风味独特的寿司年糕。
寿司米推荐:

《美国生活指南》主编,Peter 于2017年底创办了在线刊物《美国生活指南》,总部位于美国德州的达拉斯。刊物内容紧紧围绕美国生活的相关话题,包括美国投资、美国购物、美国旅游、儿童教育、信用卡指南和美国生活小窍门。
Peter 在美国定居16年,在美国获得了工程学博士学位,曾经在美国大学从事教研工作,擅长教育、投资类文章的撰写和编辑。同时,Peter 喜爱教授课程,您可以查看彼得课程,了解最新课程信息。
《美国生活指南》办刊宗旨:为在美华人、来美工作、学习、和旅游的朋友们,提供最真实、最实用、最详尽的美国攻略大全。订阅《美国生活指南》,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同时,请关注我们的 Twitter 账号,第一时间收到我们发布的攻略文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