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英文原文叫Crucial Conversations,谈论的是当我们遇到关键对话的时候,应该如何的应对,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关键对话呢?关键对话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情况:
- 当需要讨论重要的话题时,比如您和老板讨论加薪的问题,您和孩子讨论过度打游戏的问题,您和商业合作伙伴讨论公司发展前途的问题等等。当您所讨论的内容至关重要,那么这个对话就是关键对话。
- 当话题讨论的双方存在着严重分歧时,那么这个对话也是关键对话,比如,妻子与丈夫对于是否生第二胎存在严重分歧,丈夫希望生两胎,而妻子觉得一胎就很好了。
- 当话题讨论的双方存在严重的冲突时,那么原本常规性的对话也就升级为关键对话。比如,您和您的同事讨论项目的进展,可以您的一句话激怒了您的同事,此时谈话的气氛立刻火药味十足,那么此时的对话也就成为了关键对话。

对于这些棘手的谈话,作为对话一方的您该如何应对呢?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方法呢?下面这本书《Crucial Conversations》(中文翻译《关键对话》)给了我们答案。
如何处理关键对话?
您有没有一到重要对话就掉链子的经历?本来要和领导提出加薪要求,结果和领导吵了起来;本来要和老婆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结果夫妻双反互相指责;本来要和孩子探讨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结果孩子离家出走;对于这些关键对话,我们原本都希望合理的解决,但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效果不佳,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我们没有掌握处理关键对话的正确方法和工具。
人们在处理关键对话的时候,常常会进入两个误区:“悄无声息”,或者“暴力对待”。
关于“悄无生气”,作者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妇女到医院准备接受扁导体切除手术,但是医院错误的将这位女士身体的其它部分切除了。但这并不是单一事件,在美国,每年有200,000起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医疗死亡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很多医疗人员或者助手在发现问题时没有及时的指出。在您的生活中,您在公司里发现您的上司在决策中出现偏差,您会默不作声let it go吗?这种沉默可能是来自于权威、来自于对于维护关系的考量等等原因。但是这真的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吗?
关于“暴力对待”,也就是语言攻击,作者谈到,作为一个人,我们常常会表现的我们什么都知道,从而希望其他人都能相信并且接受我们的观点。而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会怀疑。我们也会使用任何的力量来达到目标、甚至伤害别人。我们可能借助上司的权威,也时常会使用具有伤害性的言语。当然,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迫使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在您的生活中,和孩子、家人、同事谈着谈着会翻脸吗?您有没有在一个谈话中,非要和别人一争高下呢?暴力对待的结果往往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同时有可能毁掉对话双方良好的关系。
作者把以上两种处理方法称作“傻瓜式的选择”(Fools’ choices),问题在于一定要在解决问题和维护关系之间做一个选择。希望解决问题,就会破坏掉良好的关系;希望维系关系,就会沉默不言。但是,有什么方法可以两者兼得吗?作者要求采用“保持100%尊重”和“100%坦诚”的谈话。
关键对话的真谛
由心开始
在每一个关键对话中,您要时时刻刻的集中在谈话的目的上,尤其是在谈话的氛围趋向糟糕的时候。您要知道,您唯一能够直接控制的人就是您自己,古语说:“极怒时莫与人
- 对于我自己,我最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 对于谈话对象,我最希望为对方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 我最希望对话双方的关系变得如何?
- 我如何做能够实现以上的三条呢?
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点:1. 能够帮助我们时时牢记我们的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2. 能够时时提醒我们保持大脑专注,专注于问题本身,而不会被情绪所牵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您需要和孩子讨论使用iPad时间过长的问题,您可能需要准备下面四个问题:
- 对于我自己,我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我最希望让孩子减少每天使用iPad的时间,一天半个小时以内最好。
- 对于谈话对象,我最希望他得到的是什么?我希望孩子知道爸爸妈妈都很关心他,让他知道过度使用iPad会影响视力、降低大脑自我思考的能力。
- 我最希望对话双方的关系变得如何?我希望我和孩子能够互相理解,关系更加融洽。
- 我如何做能够得到以上的三条呢?我需要和孩子平心静气的讲道理,发火不能解决问题。我可以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在孩子使用iPad的时间段,带孩子去参加体育活动或者从事读书等活动,让孩子培养更多的兴趣,同时将注意力从iPad上转移。
以上的工作都需要您有所准备,同时,在进行关键对话的时候,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以上的四个问题。
让大脑具有双核处理功能
我们在进行关键对话的时候,需要关注两件事情:谈话的内容和谈话的氛围,同时,谈话的氛围优先。谈话的氛围指的是谈话双方的情绪和谈话的状态,氛围是缓和、轻松还是紧张、僵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会不知不觉的会将关注点放在谈话的内容上,而并不会观察谈话的氛围,这是谈话经常会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些父母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已经失控,可是父母们还在一味的责骂,这样的谈话必然是失败的,因为谈话的氛围已经失控。更有的时候,我们再和孩子谈话时,自己已是怒气冲天,这样的谈话也必定是失败。
所以,我们在和孩子进行关键对话的时候,需要大脑时时的监控谈话的氛围和谈话双方的情绪和状态,如果发现情况不对,应当立刻放弃谈论具体的内容,而采取方法对于谈话的氛围进行调整。那么您如何知道谈话可能已经进入警戒状态呢?
第一个是身体上的信号:人在情绪变化的时候,身体上会有变化,比如胃会收紧,眼睛会发干。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尽相同;
第二个是自己或者他人情绪的变化,比如感到紧张、受伤害、生气等等;
第三个就是行为的变化,比如说话的声音提高,或者开始保持缄默。
当谈话安全时,你可以说任何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和孩子谈话的氛围出现紧张,谈话不够安全了,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如何让谈话重回安全?
在谈话的过程之中,当您察觉到孩子出现沉默或者反击,那么谈话可能已经不再安全,这个时候,您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来将谈话重新带回安全:
- 给予道歉:当您察觉到某些言语伤害到了对方,或者让对方不舒适,请给与道歉。
- 对比说明:把您想要实现的目标和不想要实现的目标对比说明。
- 创造共同目的:当谈话双方强调共同目的,那么谈话的氛围就会重回安全。
- 时刻保持100%尊重:您需要100%尊重谈话对象,从而保证谈话的顺畅。“尊重”就像是空气,当它在时候,您不会有任何感觉,当它不在的时候,对方会非常的不舒服。在和孩子进行关键对话是,需要100%的尊重孩子。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谈话的过程中,您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和孩子的很多对话中,往往是父母先被激怒,或者情绪失控。在这个时候,您需要立刻退出谈话,因为带有负面情绪的谈话必将走向失败。您需要从新调整心态和情绪,深呼吸,再次由心开始,再次询问自己以下的四个问题:
- 对于我自己,我最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 对于谈话对象,我最希望为对方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 我最希望对话双方的关系变得如何?
- 我如何做能够实现以上的三条呢?
通过帮助自己找到谈话的目的,您的情绪也会缓和下来,从而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和平静的心情再次回到谈话中去。
实施关键对话的步骤
分享事实经过
事实胜过观点。事实(Fact)指的是客观世界所直面的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而观点(Option)指的是人们基于事实所作出的判断。在不同人看来,事实往往都是统一的、一致的,而观点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统一。在开始一段对话时,最重要的就是分享事实经过、而不要过早摆出观点。过早的摆出观点往往会引起谈话对话的质疑,从而破坏谈话的安全性。下面举个例子:
在您和孩子谈论打游戏的时候,您可能会说:”您怎么对自己一点都不责任呢?从来不好好学习”。您所提到的”不负责任“和”不好好学习“都是您基于事实做出的判断,这个时候,孩子们往往会反驳说:”我怎么不负责任了,我学习挺认真的”。但是,如果您改变谈话的策略,从事实开始,那往往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谈话效果。比如,您可以说“我看到你每天回到家,不先写作业,而是先玩大约3个小时的游戏,然后,到睡觉的时候,才匆匆的把作业写完。”那么,这个就是事实,孩子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以事实来开始您的谈话,可以让双方达到相同的认知。反之,如果您以观点来开始您的谈话,那么这段谈话可能没有办法再回到事实上去。
摆出您的观点
进行关键对话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您自然需要摆出您的观点。这也是关键对话中最难的一步,有些人需要一定的勇气和信心去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合理的摆出观点,从而不会破坏谈话的安全性,当您察觉到谈话氛围出现危机时,您需要立刻停止谈话的内容,而通过强调共同目的、对比说明、强调尊重等方法将谈话重新带回到安全区。同时,在摆出观点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勇气说出您真正想要达到目的是什么。但是,您在表达观点的时候,需要将观点表达的像观点,而不是事实。比如,您在和孩子谈论读书重要性的时候,您可能会说:“不读书的小孩以后很难出人头地”,但是,如果您在这句话之前加一句:“在我看来”,那么就将观点表达的像观点,而不是事实了。
鼓励孩子分享观点
作为父母,大家可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完全的听从父母,但是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认知,所以在谈话中给予孩子更多表达的机会更利于达到良好的谈话效果。这一个步骤里最重要的是两点:“鼓励”和“安全”。首先,您需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步与您在“摆出您的观点”一步中的方法和态度密切相关,如果您在摆出观点时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和开明,那么孩子会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另外一点是安全,如果您在邀请孩子分享的时候,谈话的氛围已经不够安全,那么孩子要么不敢分享,要么非常抵制。当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父母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从而针对问题有的放矢。比如,父母通过孩子的分享,知道了孩子少读书是由于孩子对于学校带回的书不感兴趣,那么这个信息对于下面“采取行动”这一步骤至关重要。
从对话到行动
关键对话的最终目的是“采取行动”,从而“解决问题”。经过上面的一系列的对话,您会对孩子的想法和当前的情形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那么最后一步就是对话双方采取行动,做出改变。比如,您已经了解到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读书了,而且您和孩子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下面如何能够最终达到对话的目的呢?
对于父母和孩子之前的关系,父母是绝对的权威,这种情况往往是父母给出要求,比如“每天需要多读书”,孩子和父母一起“头脑风暴”找到合理、实用的方法,比如“去书店买孩子喜欢的科幻小说,先培养读书的兴趣”,“父母晚上吃完饭,和孩子一起阅读半个小时,在家庭中创造读书的氛围”等等。
结束语
George Herbert曾经说过:“Good words are worth and cost little。” 好的语言价值千金。和孩子的谈话,很多时候都会是关键对话,比如谈学习,谈恋爱等等。掌握了关键对话的谈话方法,您会和孩子建立更好的情感联系,达成更好的谈话果效。同时,您可以将这些技巧和方法分享给您的孩子,孩子一定会终身受益。下面总结一下关键对话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 在关键对话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 由心开始,希望对话为自己和孩子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 保持自己心态的稳定,观察谈话的氛围和孩子的反应;
- 由事实开始,接着表达观点,同时鼓励孩子表达观点;
- 将对话的成果付诸于行动,从而解决问题。